據了解,本次抽查重點對水溫特性、噴頭自潔、坐圈加熱功能、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、發熱、內部布線等41個項目進行了檢驗。不合格項目涉及輸入功率和電流、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、結構、接地措施。
經技術機構分析,智能坐便器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:一是產品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存在使用風險;二是智能坐便器生產企業多為小微企業,研發投入不足,質量管理水平有限,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抽查了廣東省、浙江省、福建省等產業集聚區的智能坐便器生產企業,其中,抽查檢驗了46批次廣東省企業生產的產品,抽查不合格率為10.9%;抽查檢驗了21批次浙江省企業生產的產品,抽查不合格率為4.8%;抽查檢驗了14批次福建省企業生產的產品,抽查不合格率為21.4%。
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強調,針對本次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,相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要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》及《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》等規定,指導市、縣級市場監管部門做好監督抽查結果處理工作。依法查封、扣押不合格產品,責令不合格產品銷售企業停止銷售同一產品,全面清理、依法處置庫存不合格產品;責令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停止生產銷售同一產品,并明確整改要求,督促落實整改措施,及時組織復查。
智能坐便器質量國家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
【潮流家電網版權聲明】:本網站注明轉載的內容均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歡迎提供相關證據,發送郵件至731801816@qq.com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